雯雯日记112:家长群的“新生态”与反思
随着时代的提高,教育环境日益改善,互联网的普及为家长、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过去,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状况还需要亲自到学生家里走访,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常常通过到学校面对面交谈来解决,这种方式不仅耗时且效率低下。然而,班级群的建立为这种传统模式带来了革新,极大地提升了沟通的便利性。
最初,班级群的设立目的在于便利学校通知和家长沟通,但随着时刻的推移,这些家长群的性质逐渐发生了转变。如今,很多家长群已经演变成了攀比和冲突的场所。群内交流内容日渐丰盛,除了通知学校活动外,一些家长还在群内展示孩子的杰出成绩、炫耀家庭经济状况,甚至因此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和不快。
举个例子,在一个班级中,有位同学王金蕾的橘子在学校被同学吃掉,引起了她母亲的不满。在班级群里,她直接指责吃掉橘子的同学钱雨,纷纷扬扬的指责在群内引发了争论。本应简单的事务却由于缺乏沟通变得复杂,使得家长之间出现了不必要的对立。王金蕾的妈妈在群里发言时,语气激烈,让其他家长感到尴尬和困扰,也显现了心情控制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家长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家长由于孩子的健壮难题,指责别的孩子,甚至在群里挖苦其他家长。不少人在面对孩子进修、生活难题时,常常缺乏理智,容易心情激动,这不但不能难题解决,还可能对孩子之间的友谊造成伤害。
更有甚者,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随着班级群的出现,也变得微妙起来。有些老师在群内布置作业,批评家长时的态度也让人觉得不快。比如,有一位家长因老师骑自行车上班而公开发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不满,认为老师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孩子的教育。这样的见解显然是不合理的,家长应该更注重的是老师对孩子教育的用心,而不是简单的物质条件。
在班级群中,少数家长还会采用“凡尔赛”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孩子在进修、才艺、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杰出。这种攀比不仅让其他家长感到压力,也为孩子们的进修带来了负担,造成了不必要的焦虑。
结束时我想说,班级群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沟通,然而一旦被个人心情和攀比心态所侵占,便失去了其本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学会有效沟通。当遇到难题时,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在公众平台上争吵。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让我们珍视彼此,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成长环境。
今日话题:你所在的班级群中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无语情况?你的见解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