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包粽子的作文 端午节怎么包粽子的过程作文

一、端午节怎样包粽子?

端午节临近,粽子开始热销起来,相比超市售卖的粽子,很多人还是喜欢遵循传统,在家自己动手包粽子吃。端午小长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拉家常,既能省下不少买粽子的钱,又能增加乐趣,促进一家人的情感。

但自己包粽子是有讲究的,粽叶怎样处理,选用何样的米,怎样包不漏,煮粽子需要多久,都不能搞错,今天手把手教你包粽子,基本看一遍就会了,粽子不漏米不夹生,软糯香甜很好吃。

在包粽子之前需要了解下面内容几件事:

包粽子选用长粒糯米还是圆粒糯米?

制度上两种糯米都可以包糯米,营养方面也几乎没差,主要差别在于口感,圆粒糯米口感软糯,黏性更高,而长粒糯米口感比较Q弹,成品更晶莹剔透,包粽子选用长粒糯米还是圆粒糯米,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糯米是否需要浸泡?

糯米是需要浸泡的,一般提前一晚将糯米放入清水中浸泡,糯米充分吸收水分后会膨胀,糯米浸泡后再包不仅能节省煮粽子的时刻、口感软糯香甜,煮好后还不容易夹生,更关键的是糯米如果不浸泡,包入粽叶中煮熟后体积会变大很容易将粽叶撑破,导致粽子漏米,甚至煮成一锅米粥。因此在包粽子之前还是要将糯米浸泡一晚,减少粽子漏米的情况。

不过,现在天气比较热,糯米浸泡时最好放入冰箱中冷藏,避免气温过高糯米变质。

粽叶该怎样处理?

粽叶有芦苇叶、箬叶等,但不论是哪一种粽叶,在用之前都需要处理一下,让其柔韧度更强,如果是绿色的粽叶,还能保持翠绿不变色。

现在市面上的粽叶有两种,一种是水分蒸发后的干枯粽叶,另一种是真空包装鲜嫩的粽叶,不论是哪一种粽叶,在使用之前需要用清水浸泡,干枯的粽叶需要浸泡5个小时以上,也可以提前一晚浸泡,而真空包装的新鲜粽叶也需要浸泡,浸泡1个小时就可以了,浸泡粽子是为了让其充分吸收水分,增加它的柔软度。

浸泡过后加入煮锅中,再加入1勺盐和足量的清水开大火煮5分钟,通过煮制可以让粽叶中的纤维充分得到延展软化、杀菌消毒,煮好后晾至微凉捞出来清洗干净即可。

经过这样处理的粽叶,变得更加柔韧干净,再用来包粽子就不容易开裂,出现漏米的情况。

煮粽子需要多久?

吃粽子最怕夹生,尤其是肉粽子。自己包的生粽子,煮起来是相当的耗时的。如果用普通锅煮至少要煮3个小时以上,在煮的经过中要不断地加入热水,以免锅中的水分蒸发水量变少,粽子煮不熟。如果时刻足够的话,粽子包的结实,小火煮一晚上也是可以的。

但我推荐用高压锅煮,煮粽子要冷水下锅,水量没过粽子,以150克左右的粽子为例,高压锅上汽后压50分钟后,如果不着急吃可以继续焖30分钟,这样的粽子会更软糯,如果粽子的个头比较大则需要延长煮的时刻,但基本一两个小时之间就可以煮好。

包粽子

准备材料:糯米、粽叶、红豆、蜜枣、花生,白糖、桂花、彩线。

1、糯米、红豆和花生分别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晚,记得放入冰箱中冷藏。

2、粽叶也可以提前一晚准备,这里用的是真空包装的新鲜粽叶,取出来放入清水中浸泡1个小时让其吸收水分后放入锅中,加入1勺盐和适量的清水中煮5分钟后,不用提前将粽叶捞出来,等包粽子的时候取出来清洗干净即可。

3、花生、糯米和红豆浸泡好后,将红豆、糯米和花生倒出多余的水,糯米中加入红豆、花生、适量的桂花和4勺白糖,搅拌均匀使食材都融合在一起,蜜枣取出来备用。

4、煮好的粽叶要浸泡在水中,用一张拿出来一张,取一张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糯米混合物。

5、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漏斗的上端,用右手将上面多出来的粽叶折过来,这时左手要牢牢地抓紧粽子不能松开,顺着粽子的形状将多出来的粽叶继续折叠,直至没有多出来的粽叶,一定要层层压紧,这是包粽子不漏的关键。

6、用提前准备好的彩线捆扎粽子,最后打个结将粽叶固定好,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7、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上汽后蒸30分钟左右,将高压锅排气后打开,用手按压粽子,如果粽子比较有弹性,就说明粽子熟了,若是没有弹性还是有些硬可以继续压15分钟左右。

——老井说——

1、包粽子糯米需要浸泡,可以提前浸泡一晚上,糯米吸收水分再来包粽子,煮好的粽子易熟不夹生,吃起来还很软糯香甜。

2、粽叶需要处理,粽子不漏米的关键除了包法之外,粽叶也很重要,如果粽叶的延展性和柔韧性不够,包粽子时粽叶很容易裂开,这样即使再好的包法,也不能保证粽子在煮的时候不漏米。

3、我是北方人,只会包甜粽子,写的一些物品不适合咸粽子、肉粽子,请多包涵。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全球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二、端午节包粽子作文评语?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是要吃粽子的。

三、端午节包粽子作文开头诗歌?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包粽子。为了纪念伟大的爱乡主义诗人屈原我们国人都有这一习俗,。在这一天我们一家老小也一起包粽了,别提有多兴奋。

四、家乡的风俗包粽子杰出作文评语?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局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局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作文吧http://wwW.ZuowEn8.coM/作文吧。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许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五、端午包粽子行为?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其中一个就是包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粽叶中,接着蒸煮至熟的食品。下面内容是一种简单的包粽子行为:

所需材料:

1. 糯米:500克

2. 粽叶:适量(如竹叶、苇叶等)

3. 馅料:如红豆、绿豆、五花肉、蛋黄、红枣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4. 绳子:用于绑扎粽子

步骤:

1. 准备粽叶:将粽叶洗净,用热水浸泡至软,接着将粽叶沥干水分,备用。

2. 准备馅料:将所选馅料提前煮熟或处理成熟,备用。

3. 泡糯米:将糯米提前用冷水浸泡3-4小时,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

4. 包粽子:将两张粽叶叠在一起,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在圆锥形的粽叶中放入一部分糯米,接着放入馅料,再盖上一层糯米。将粽叶的剩余部分折叠覆盖在糯米上,包紧。接着用绳子将粽子绑扎紧实。

5. 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确保水完全没过粽子。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煮2-3小时,直到糯米熟透。在煮的经过中,注意加水以保持水面覆盖粽子。

6. 出锅:粽子煮熟后,捞出晾凉,即可食用。

这是一种简单的包粽子技巧,无论兄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不同的馅料。在包粽子时,注意包紧粽叶,确保糯米不露出。煮粽子的经过中,保持小火慢煮,以免糯米糊化。祝无论兄弟们端午节高兴,包粽子成功!

六、有没有推荐的写端午包粽子的名家散文?

梁实秋:端午节叫做“粽子节”比较亲切

在老一辈文学家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谈吃’里面,不仅描写了各种珍馐,即便是菠菜、茄子之类的家常小菜,也写得有色有味。谈及端午,作为“吃货”的梁实秋更是直接把它定义成了“粽子节”。

梁实秋笔下的端午节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七、端午包粽子主持稿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其中一个,每年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追捧。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其中一个,莫过于包粽子了。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源远流长,不仅让大众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更让大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在端午节当天,各个家庭都会动员全家人一起参与包粽子的盛大活动。精选糯米、粽叶等材料,搭配肉类、豆沙和坚果等多种馅料,包粽子的经过不仅繁琐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各家之间也会比拼包粽子的速度和造型,增加了一种友好的竞争气氛。端午节包粽子的主持稿,可带动全场气氛,增添欢乐的节日气息。

一、开场白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个美妙的节日里,我们将共同体验一个传统的活动——包粽子。

二、讲解端午节的由来

要说到包粽子,就不得不提到端午节的由来了。端午节也被称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古代诗人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乡主义者和民主斗士,为了表达对民族的忠诚和关爱,屈原选择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蛇螃蟹等食物伤害屈原的尸体,纷纷下江竞相捕鱼,可是空手而归。于是,大众开始做粽子,投入江中,以充饥饱志,防止鱼虾蛇螃蟹咬食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逐渐扩散开来,后来成为了全国的节日。每年这一天,大众都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系彩带等,用各种方式来祭奠屈原和纪念这位伟大的爱乡英雄。

三、包粽子的步骤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包粽子的步骤,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愉快的体验。

1. 准备材料:糯米、粽叶、铁丝等。

2. 清洗粽叶,泡软备用。

3. 清洗糯米,浸泡半小时。

4. 各种馅料的准备,可以选择肉类、豆沙、坚果等。

5. 包粽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选择鲜肉粽、咸蛋黄粽、五仁粽、豆沙粽等。

6. 把糯米、馅料和其它调料放入粽子中。

7. 包粽子时,可以用铁丝固定叶子。

8. 用细绳捆扎好粽子。

9. 准备一个大锅,放入适量的水,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中,用旺火煮沸约4小时即可。

四、包粽子比赛环节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包粽子比赛环节。请各位选手准备好材料,届时我们将分为初级组、中级组、高质量组进行比赛。

在比赛经过中,我们将根据包粽子的速度、包裹粽子的形状和整体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判。希望各位选手发挥自己的智慧才智,做出最好的作品。

五、拓展资料

包粽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包粽子这一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家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那种动手动脑的乐趣。因此,无论是身在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敬重,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最后,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热闹的端午节,包出美味可口的粽子。谢谢大家!

八、端午的粽子-初中作文

端午的粽子-初中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一个,也是中国民间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一个。在这一天,我们会迎来每年一次的粽子盛宴。无论是外形还是口味,粽子都是端午节的代表。在这篇初中作文中,我将介绍端午的粽子,它的由来、制作经过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起源和由来

粽子的由来要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相传,古代中国的爱乡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尽,以示对民族的痛惜和忠诚。当地居民非常悲伤,并深感担忧屈原的尸体会被水怪吃掉。于是,他们拿出米、芦苇叶等食物,做成三角形的粽子,扔进江中,以防尸体被水怪吞食。

屈原去世之后,大众纷纷效仿,纷纷将粽子扔进江中,希望饭粒喂饱水怪,让屈原的身体得以安息。于是,粽子成了端午节的特色食品。

制作经过

制作粽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艺的工艺活。要准备好所需食材,主要有糯米、棕叶和各种馅料。

将糯米用清水浸泡几许小时,接着将其沥干。接下来,要将棕叶洗净,用开水烫软,接着晾凉备用。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步骤其中一个,将棕叶剪成合适的大致和形状,用以包裹糯米。将一片棕叶展开,放上一小撮糯米,再放上一些馅料,再用糯米覆盖,像包饺子一样包裹起来。要用力捏紧,以免煮熟后散开。

接着,要用细绳或者棕子线将粽子捆紧,确保不松动。这样,粽子就做好了。

文化意义

粽子不仅仅是端午节的美食,它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灵魂价格观。

制作粽子的经过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技巧。这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勤勉和智慧的特点。在制作的经过中,大众需要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个步骤,以保证粽子的质量和口感。

粽子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在制作粽子的时候,家人会一起坐在一起,相互帮助和交流。共同的目标和合作,使整个家庭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加强大。

除了这些之后,粽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象征。它是中华民族丰盛多彩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品尝粽子,并且将其作为节日庆祝的重要环节。

小编归纳一下

端午节一个与粽子紧密相连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勤勉和智慧、团结和凝聚力的体现。希望大家在此次端午节中,共同欣赏和品尝粽子的美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九、端午包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祭祀先祖,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其实有种种说法,邯郸淳《曹娥碑》说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反被吴王夫差杀,抛尸于江,化为涛神。民间传说,伍子胥死于五月五日。《会稽典录》记,则为纪念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上。

父能弦歌为巫。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异苑》因此说,“粽,屈原姐所作。”按《齐谐记》说法,由于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由于蛟龙怕楝叶、绿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 “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十、端午包粽子何意义?

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何,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何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技巧: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黄色,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接着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质量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