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瑜的典故?
1、周瑜打黄盖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
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
2、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规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
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
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
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二、周瑜痣的典故?
瑕不掩瑜就是周瑜痣的典故
传说周瑜眼睛上面有一颗痣,是长在眼帘上,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不到闭上眼睛的时候就能看到。
有一次这个孙策呢,就发现了这个难题,就问了周瑜。周瑜同学也很幽默,很有文采的回答了一下“瑕不掩瑜”大概意思就是这这颗痣也掩不了我的风采
三、关于周瑜的典故?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与黄盖上演了苦肉计。先是在军事会议上,两人表现出意见不和,后是周瑜下令要斩首黄盖,在将领们的求情下,改成了笞刑,黄盖被打得卧床不起,曹操也因此上当了。
四、气死周瑜典故?
第一气是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率兵进攻南群,和曹营大将曹仁互攻,各有胜负。在战斗中,周瑜被毒箭射伤,于是将计就计诈死,诱使曹仁劫寨,结局大破曹军。当周瑜正想占领南郡,不料诸葛亮已命赵云乘虚而入,又命关羽袭取襄阳。气得周瑜箭伤迸裂,昏倒在地。
第二气是周瑜策划的“美人计”,假意要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等到他被骗至东吴,便可将之囚禁,胁迫其归还荆州。诸葛亮早已看穿计谋,让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过江招亲,结局不仅成功娶到孙权的妹妹,又安全返回了荆州。周瑜派人截击,却被诸葛亮伏兵所败,使得他又羞又怒,再度气得箭伤复发,不省人事。
这第二气的故事还创造了一个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次周瑜企图用“假途灭虢”之计,建议助蜀汉取西川来换取荆州。他想路过荆州,在刘备出城劳军时将其杀害,夺回荆州。诸葛亮又识破了周瑜的规划,假意答应出城劳军,等他率军到荆州,赵云揭破意图,待他准备回军时,探子回报已有四路人马杀到,周瑜再一次气得箭伤迸裂,坠于马下。
经过三次斗智,英姿勃发的周瑜皆败给诸葛亮,竟被活活啊“气死”了,临死之前还连声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倒也为周瑜的死,增添了几分悲壮。
五、孙策周瑜典故?
周瑜(175-210年)姓周,名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如周瑜所说,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奋威而起,与孙策结为至交,是周瑜生平的一个闪光的亮点。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说:“ 周瑜长壮有姿貌。”这是说,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并且志向远大。
孙坚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周瑜听说孙策的名声,特地从庐江舒县造访孙策。孙策和周瑜同岁,独对周瑜友善,结为至交友好,从此交往甚密。
周瑜“劝策徙居舒,策从之”。(《三国志·吴书·孙策传》),“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这是说,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全家移居周瑜的家乡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互通有无。周瑜和孙策在舒县广交江南名士,树立声誉。
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
据《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前去看望。正好孙策入历阳,要东渡,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特别高兴,说:“我得到你的帮助,我的事务好办了,真是太好了。”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逼走刘繇。孙策部众已提高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已经有了平山越的兵力财力粮食。你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杨(《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杨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欲收罗周瑜为自己的部下。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何成就,因此只请求做居巢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听说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给他。另据《江表传》: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他为周郎。
孙策对周瑜信任有加,“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
不久,孙策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随从攻皖(今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打下了皖城。
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的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和欢乐了。”
接着进攻寻阳(今江西九江),败刘勋,接着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周瑜镇守巴丘(今江西峡江县)。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前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
孙策与周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奠定了吴国在江东的基业,为吴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写了许多纪念和歌颂周瑜的诗词。
其中著名的如杜牧的《赤壁》,拓展资料历史的教训,很是深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天风海雨,大气磅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几许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李正西)
六、孙策和周瑜的典故?
孙策说:“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年少风雅,鲜衣怒马,也敌不过一刹那,说的就是她们。孙策作为周瑜的发小加知己加刎颈之交加前生来世的好兄弟就是霍建华X胡歌那般,却早周瑜8年因刺客刺杀而去世。赤壁之战刚好是孙策死后第八年。
策曰:公瑾啊,我自驾马掣公,鱼乡归服,江东六郡,富泰安民,只是缺了你便少了乐趣。我让我弟孙权外事不决就问你,如今我也好想问问你,那日的乔国老门前村酒还需不需我陪你畅饮作罢。
瑜对曰:伯符啊,你又给我托梦了,你总是这般调皮。我只记得有人问我,八年过后,江东孙郎可投胎否?我只泯然一笑,告诉他说,我等了八年。他早就投做一股东风,吹过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那场火烧的真是热闹,可是没了你,我还是觉得冷冷清清
非瑜背诺,天不假年,让你先走一步。曲误欲盼周郎顾,却闻周郎故。
七、周瑜 借路 典故?
周瑜取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是三国中比较有名的一段典故。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就是这段典故中的,典故中讲述的是周瑜想借道荆州帮刘备攻取西川。由于欲攻西川必须途径荆襄,可是周瑜其实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遭到埋伏,身受箭伤。周瑜气急加上旧伤复发而导致不治身亡
八、周瑜和谢安的典故?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 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然而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样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由于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因此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九、孙策与周瑜的典故成语?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十、关于周瑜的经典故事?
周瑜打黄盖。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由于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
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败走华容的局面出现。